编 者 按
校工会大力推进教工健康工程建设,推出“工会中医馆”健康大讲堂活动,定期推出中医名家有关养生保健讲座供教工学习参考,培养教工中医药保健意识!一起将中医馆开到自己的身体里,让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医生!自我保健就是爱己、爱家、爱校、爱国!
主讲专家:罗大伦,1968年生,辽宁沈阳人,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,健管家,原任北京电视台《养生堂》节目主编。
工会中医馆第4期给大家分享的是罗博士2月2日语音的文字整理版,供大家阅读。
寒湿还是湿瘟?
各位亲爱的朋友们,大家早上好!
最近这个瘟疫的情况,确实让大家比较心焦,比较焦虑。确实控制得非常不容易。那么我们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几版的中医药防治方针。今天我跟大家接着来聊一聊,这个瘟疫到底我们怎么来看它。
那么首先这个瘟疫到底是寒湿还是湿瘟,这个问题好像是在第三版还是第四版,中医药防治的方针里稍微有一点差异。第三版当时北京市中医院刘清泉院长,带队的专家去以后,他们判断这个是湿邪为主,这里面夹杂着温邪,所以有瘀等等都在里面,以湿瘟为主。那么第四版,是仝小林,我们广安门中医院的仝小林院长,带队的专家去以后,他去了以后感觉这是寒湿为主,所以有人就察觉到差异了。就问,说到底是寒湿还是湿瘟呢?这个瘟疫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?那么今天我给大家来聊一聊这个问题,到底它是什么。
实际上在我传播中医的过程当中,经常有人就问我这样的问题,说罗博士,我得了感冒,那么我得的这个感冒到底是风寒还是风热呢?有一种风寒的感冒,有一种风热的感冒,我得的是哪一种呢?那么我经常给大家解释,我说是这样的,你们多数人所得的那个所谓风寒感冒风热感冒,其实是感冒的不同阶段。那么真正的风热感冒也有,但是多数你们所患的那种,都是感冒不同阶段。这个如果所有的粉丝,大家看我文章时间长了,会理解这个问题,那么我现在再来拿瘟疫说事,这个瘟疫到底是什么呢?它到底是寒湿还是湿瘟呢,这个事儿我们不多分析,如果真的再往深了分析,我估计有些中医界人也接受不了,就是这个邪气到底是什么。
实际上在民国时候有一位中医专家叫祝味菊,上海的。著名的经方派、火神派的代表,那么他写了一本书叫《伤寒质难》,他在这个书里面,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,我觉得他这个框架建立的已经非常高了,如果再继续往上发展,其实真正能把这个问题给讲清楚。但是非常遗憾,祝味菊去世的很早,他当时想到北京来和诸位中医辩论,想把这个理论确立住,但是他去世的很早,所以这个理论就放在那了。我觉得搞中医的人,如果去看看这本书的话,我觉得对外感病的认识,整个会上升到另外一个格局,这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方向。但是这个我不能多讲,现在讲多了很多人会不接受的,甚至会反感的。
但是实际上早在明朝的时候,那位著名疫病专家吴又可写《温疫论》的,他的角度就很特殊了,就有这点端倪了,他说这个东西,跟伤寒有点不同,瘟疫来了,传遍这么快,这到底是什么呢?他说这也不是风寒暑湿燥火,不是六淫,他说这是什么呢?他说“天地之间别有一种戾气”,就是别有一种东西,这个东西特别凶猛,来侵害人体。你看见没有?他单独提出了一个致病的学说,我觉得他这个角度,就已经有点端倪了。那么有朋友听到这就觉得晕了,您这都讲了快四分钟了,您这讲什么呢?我就讲致病的性质。
那么我们现在来看到,这个外邪来了,就像有敌人来攻打你一样。那么这个时候,你的部队是强壮的部队,跟他开始打、干,和你的部队溃不成军,那么在你的国土上造成的反映是一样的吗?我再说一遍,就是敌人是同一批敌人,可是你的防御的状态完全不同,那么结果一样吗?一定不一样,对吧?一个激烈战斗硝烟遍地,另外一个望风而逃,结果一片萎靡,那么两者的状态截然不同的,那么我这话放在这,大家理解了是吧?有可能你的表现热的状态和寒的状态,都可能是一种状态,一种格局,在外邪来侵袭的时候反映不同的格局。那么不同状态不同体质的人,会进入到不同的格局里面去,这是人对外邪的反应。
所以在这两种状态里面,很关键一个因素是什么?是你自己身体原来是什么状态,什么体质。那么这是对抗外邪的时候,你内部自己的因素。那么至于这个外邪什么因素呢?我们看今年武汉的天气,确实冬天的时候属于暖冬,比往年的温度稍微高了一点,本来冬天应该冷,可是您却温暖了,那么这个温暖意味着什么呢?意味着好多本来应该被冰冻的东西释放出来了,解冻了,那么我怎么来举这个例子呢?
好比说,我在东北,在沈阳,家里面在山里面,那么这个山里面,一到秋天的时候,很多昆虫就要往我们这个窗户缝里面钻,干吗呢?要避冬。它藏到这个缝里面,等到春天的时候雪过去了,它再飞出来。那么我是过春节,从海南回到了东北,那么我家里面开始用这个空调暖风,开始给屋里加温,我要睡觉。结果屋里温暖了,这些昆虫以为春天来了,于是开始飞出来,每天晚上我开灯的时候,都会发现昆虫,像直升飞机一样,那个甲壳虫在飞,我就开始抓,那么就这些天,我抓了不下上百个这样的虫子了。
说明什么?就是非其时,不是春天,可是你却温暖了,那么有些东西就被解冻了,就开始出来蠢蠢欲动了。给它繁殖活跃的机会,这是第一。第二,人体在这个时候有什么改变呢?本来应该冷,我们腠里应该致密,皮肤应该收紧致密,但是我们以为春天来了,开始毛孔松懈,开始往外出汗。那么这个给外邪进入身体就给了一定的机会。所以这也是外界冬天本来应该冷,却温暖的致病因素,这是之一。那么这也就是说,我们侵入身体就是温邪吗?不一定的。因为这个只是致病条件之一。
那么第二致病条件是什么呢?在你稍微温暖的时候,但是随时寒流过来,这个寒流一过来,又是温度下降,连续下雨。所以仝小林院士去了说,连着十多天下雨,非常非常的阴冷,他认为寒湿是治病因素,这个是什么?这是第二个因素。也就是说,在你身体毛孔打开的时候,在你感觉好像温度高,暖冬嘛,好像有点春天来了,连外邪都开始蠢蠢欲动的时候,突然又降温下雨,阴冷,这个时候导致阴寒之气又伤到了您。所以大家看到,这个湿、寒和温都是外界环境变化,是外界环境的一种状态,我们说也是致病的一种条件。
那么在古代,我们简单化,一般的感冒,就把这些条件当做外邪了,所以说寒邪来了,温邪来了,这么形容就可以。但是在瘟疫里面就不一定,您说瘟疫,比如说戾气,吴又可所说的戾气,跟它能完全划等号吗?并不能完全划等号。
我举个例子,比如说这种戾气传染性特别强,比如说就拿今天这个冠状病毒来举例子,这个东西是一种戾气。那么在车厢里面你跟患者一起坐了高铁,那么高铁里边特别温暖,可是您只要跟他一个车厢,坐他对座,他打一个喷嚏,那么你怎么样?就可能感染上了。那么在这种温暖的环境里面,他传染给您的,您说这是寒邪吗?他可能在寒的环境里面得的,患的这个病,但是他传染给您的时候,在温暖环境里传染给您,您能判断这是寒邪吗?不能。
所以我们说这个戾气,跟这个致病环境有关系,但是不能完全划等号,所以在瘟疫里面,我们分的更细了。那么祝味菊在《伤寒质难》里面他就说了,他说这个邪气分有机之邪和无机之邪,有机是活的,这个活包括什么?细菌病毒等等,那么结合现代医学,细菌病毒,活的能够繁殖,在你体内还能繁殖,还能往里面走。那么无机之邪就是风寒暑湿燥火等等,这些致病的条件和因素,那么有机之邪和无机之邪结合起来,往往让人生病。所以这个区分的会更细致一些了。那么这里面原理我不多讲了,这是中医从业者,医学工作者考虑的。
那么我们老百姓,从我前面讲这一大段里能学到什么呢?就是这个致病条件,我们尽量要去改变它,要保护自己。比如说这个天气冬天应该冷,而却暖的时候,你不要尽量发泄,不要让自己处于那种大汗淋漓的状态。比如有朋友说我发烧了,我说怎么发烧了呢?他说昨天晚上我锻炼身体,出了很多汗,结果被风吹到了。你说大冬天的对吧?他把自己进入一个夏天的格局了,大汗淋漓,然后寒风一来一吹到,结果发烧了。您这个锻炼的就是不合适的,您这个时候站站桩,其他的方式都可以,走走步都行。但是您别大汗淋漓的。所以第一个,大家别在冬天搞成一个夏天的格局。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,这个毕竟是冬天,寒冷一来的话,您身体会抵抗不住的,会出问题。这是第一。
第二,这个寒湿我们要懂得去躲避。我觉得这一次瘟疫给我们的教训是特别深刻的。为什么呢?其实中国古代老百姓早就总结出了对付寒湿的方法,比如说四川吃辣的,武汉吃什么?也吃辣的。那么像那种在冬天阴冷的地方,这个华中一带,又没暖气,又阴冷,其实东北不怕,东北屋里面特别暖和,就是这种华中一带,到了冬天特别特别的阴冷,那么阴冷的时候,老百姓吃的往往是辣的东西,所以驱除寒湿燥湿效果很好。
但是现代人生活已经改变了,为什么呢?现代年轻人,我觉得喝饮料,不喝凉的人都很少。即使是冬天到饭店去点饮料,好多人点的都是凉的,点啤酒,一定来凉的,常温的都不喝。所以现代人整个饮食习惯里面,用这种冰凉的东西,伤脾胃的机会特别多。您说古代人搞冰镇饮料,哪弄去,弄不到,现在比比皆是。每一个饭店触手可及,所以冬天的冷饮是一大害。
那么还有什么?还有生冷的食物,现代人吃食物,生冷特别多。比如在酒店早晨的自助餐里边,吃冰西瓜的还是大有人在的。所以现在饮食大家要注意,我觉得这个瘟疫,对人们是一种规劝,我们很多人的饮食习惯要改变。
那么我们一般老百姓怎么能够躲避这种寒湿的状态呢?我觉得中医有太多的方法可以用了。比如说艾灸,我从这次瘟疫开始,给大家讲语音的时候,就强调这个艾灸的作用,其实艾灸有个特别好的温阳去湿的作用。我们可以有各种方法来灸。比如说您拿一个姜,切一片姜,拿这片姜放到肚脐上面,然后您用艾条点着以后,就灸这个姜,远一点近一点,远一点近一点,我们叫雀啄灸。那么这个热力会缓缓的透入。灸完你会觉得腹部特别的暖和。有的人灸完甚至去腹泻,为什么呢?多年的寒湿被激荡起来,就泻出去了。这是一种灸法。
那么也可以艾灸关元穴等等,我们都可以灸一下,足三里穴都可以,也可以把艾条那个艾绒拿出来一点,你再搞点肉桂,搞成粉末,和这个艾绒柔成一团放到肚脐里面,拿一个伤风膏给贴上,这个也有温阳的作用,那么一天以后拿下来再换都可以。还有什么呢?比如说现在外面给孩子用的丁桂儿脐贴,这个丁桂儿脐贴里面有丁香、肉桂等等,也是温阳的药物,也挺好的。那么你可以把丁桂儿脐贴贴上,我有的时候告诉患者怎么办呢?丁桂儿脐贴贴上以后,您再拿艾灸的艾条点着了以后,在它上面再灸一灸,效果更好。它里面会变软,会贴到里面去,可以温暖神阙穴,那么对温阳效果是非常显著的。
那么前面这段我们讲了瘟疫的致病环境,有冬天不正常的温,和不断来寒流导致的寒湿,这都是致病环境。那么我们说这个戾气,带有湿瘟或者这个寒湿的特点,因为它这个是气候里形成的,带有这样的特点。但是完全能够一致吗?就是说戾气就是湿瘟,或者是寒湿是吗?也不一定是,里边含有它自己的特点。
所以下边我们再讲讲,这个戾气有什么特点。那么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些患有武汉肺炎的这些患者的舌象,舌象什么特点呢?基本上都是舌苔厚腻,那么舌苔厚腻秽浊,我们管它叫什么苔呢?积粉苔,那么这个积粉苔,就是说舌苔堆积得像粉一样,那么积粉苔多出现于哪呢?多出现于瘟疫里面,所以这是瘟疫的一个特殊的舌象。那么这个积粉苔大家一看,舌苔这么厚腻,就是有湿气吗?也不一定是。这里面有湿气的影子,因素之一是有湿气。第二是有积食,为什么呢?因为这个瘟疫之邪戾气伤到人以后,人的整个脏腑功能迅速下降,运化功能下降,所以脾胃运行不正常,所以会有积食在里面。
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导致这个积粉苔呢?就是整个脏腑功能突然下降,气血运行出现问题了,所以代谢出问题怎么样?我们的很多污浊秽气在里面聚集。这个时候就出现积粉苔了。所以积粉苔不能完全跟湿气划等号,有湿气的影子,也有正气被伤,突然迅速的正气被伤,然后气血运行障碍,浊气积累导致的积粉苔。
所以积粉苔是瘟疫特殊的舌象,它代表体内脏腑功能突然下降了,气血运行不正常了。那么浊气汇聚。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单单去湿是不行的,还要芳香去秽。我们中药有一个特点,芳香的药物可以驱除秽浊之气。那么还要怎么样呢?还要行气理气通气,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治病的思路,不要仅仅说是一个祛湿气。所以这个时候在治疗里面,大家看到用槟榔,达原饮里面用槟榔,干吗呢?槟榔就有驱除瘟疫的作用。给行气理气驱除瘟疫,可以去湿气。那么我们也会选择白芷、独活、羌活、苍术等等,这些药都具有芳香的气味,可以驱浊秽气,可以行气理气。比如说陈皮,陈皮就有很香的香气,有理气化湿的作用。所以像这些药物,在遇到这种积粉苔的时候,是最佳的选择,这个大家要知道,就是我们有芳香去秽,秽浊的秽这个思路。那么这个秽是积粉苔,它俩可以划等号,那么这里面不仅仅是湿气,是秽浊之气才是最主要的敌人。那么我们去除这些秽浊之气干吗呢?就是为了给气血通行扫清障碍,让它通道畅通。所以这是我们从患者的舌苔上,我们能看出的思路来。
那么我们下面再看看舌质,那么在这些患者的舌质里面都反映什么了?这个患者舌质是有这样特点的,就是分成两类,一种是什么呢?一种是朝白的方向发展,舌质越来越白,整个舌质淡白,那么这个是什么呢?明显的是阳虚的状态,所以阳虚湿浊汇集,这是一种类型。那么这种类型占了很大比例。那么还有一种类型是什么呢?舌质变红。有的大家看舌苔剥落以后,整个舌质是鲜红的。那么有的时候,舌苔秽浊你看舌头像白的,但是真正的舌苔一掉的时候,或者你透过裂纹看里面,舌质也是非常红的。它进入一种红的状态,那么这两种状态是什么呢?就是一寒一热,舌质白的是寒,舌质红的是热。
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人看完以后就糊涂了,说这个瘟疫到底是寒湿,还是湿热呢?那为什么两种患者都有呢?所以很多人在这划个问号,这个邪气到底是寒湿还是湿热,搞不懂了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是这样的。那么我们之前讲了,当时的气候什么背景,它产生的邪气,这种戾气,有可能带有什么特点。但是邪气戾气并不完全跟那个寒湿湿热划等号,那个只是致病的环境,这里面还有地域不同的因素,每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不同。那么在那几种环境里面,人体会失常,人体失常以后,外邪特别容易进入体内。那么进入体内以后,人的不同反应引起了不同的情况,比如说这个人本来平时就阳虚。那么今年冬天寒湿又很重,又总是寒流来,那么他怎么样呢?他阳气更虚了,这个时候外邪来了,脏腑一紊乱以后,他迅速向着阳虚的崩溃的状态走去,所以整个舌头特别白,苔特别厚,人怕冷,精神萎靡,甚至神志有点萎靡不振,有点昏迷,昏昏欲睡的感觉,那么病情迅速向着危亡走去。
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中医看病特别简单,我们就看这个人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格局里面,他处于这种阳虚湿气重的格局里面,我们就说他是寒湿的格局,我们帮他调整过来,给他温阳给他去湿,再祛除秽浊之气就可以了。所以我们中医调整的是,他患病之后的这种格局。那么有的人身体正气还行,所以外邪一来了,身体马上抵抗,这个肌体开始亢奋,那么这个抵抗状态,产生一些热症,比如说舌头颜色变红了,开始发高烧等等,我们说这是热症,这是实热。
那么还有一种人平时他是津液不足,精血亏虚,那么这个时候外邪来了,他身体也迅速崩溃,那么崩溃以后进入什么状态呢?进入一种津液不足的状态,燥热,舌头是红的,干渴,没有液体上面,然后也是迅速危亡。所以我们看有个舌头,那个舌头一点舌苔没有,整个舌头都是红的,津液大亏的状态。那么大家看到,这也是一种格局。
那么这些格局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?由你身体正气的强弱,原来的体质,比如说你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、痰湿、瘀血,肝气不舒等等,原来的体质和正气的强弱,和外界环境,风寒暑湿燥火的影响,和外邪入侵的强弱,外邪的戾气的特点,综合起来决定的,那么大家说,那这治病不复杂了吗?
告诉大家不复杂,中医很简单,我看到你进入什么格局了,我就帮助你身体调整什么格局,我把你这个格局调整出来了,你就会一点一点的恢复。那么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恢复,所以我们以简御繁,以你身体现在的格局状态,来调整你的体质,调整你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反应。那么我们来控制这些系统,最终中医看病变得简单起来了。所以这是中医治病的思路,为大家分享一下。
那么各位亲爱的朋友们,如果您听懂了,觉得有道理,我觉得这个有利于启发您在未来保护自己健康的过程中,有条理的,有清晰思路的去进行防御,否则的话,我们一旦不懂这个,一旦看到外邪来了,我们就会困惑了,我的天呐。舌象在这放着呢,怎么同样一个瘟疫,有的人舌头红了,有的人舌头白了,这个瘟疫到底是寒湿,还是湿瘟呢,就搞不懂了,我觉得那调理起来你也会有很多困惑,好不好?我讲这些,也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不理解,觉得反对。我觉得讲的比较复杂,好像跟我想的不一样,没关系,我们各自理解,各自领会。只要对防病愈病有好处,我觉得就可以了。那么今天我讲到这,明天的时间,接着跟大家分享,我们还有哪些思路,来抵抗这次瘟疫。我们明天再见。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大伦书院
2020年2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