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会中医馆第3期给大家分享的是罗博士1月23日语音的文字整理版,供大家阅读。
防治措施及中医思路
各位亲爱的朋友们,大家早上好!
武汉肺炎的事牵动大家的心,我们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表示致敬。同时大家也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工作,那么怎么做好保护自己的工作呢?
首先今年的春节是个特殊的春节,疫情刚好赶上春运。大家都知道,春运的时候人员流动性非常大,大多数人都会回家过春节。过年时又免不了人情送往等等,那么人群聚集的机会也非常多,所以在这个春节的时候,爆发这种疾病,对我们的考验是比较大的,这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春节。大家一定要在疫情期间避免外出走动,接触人群。
聚会减少的同时大家尽量不要胡吃海塞。这个时候往往是大家容易把脾胃吃坏的时候,很可能一个平时饮食清淡的人,这个时候看到满桌的红烧肉、猪肘子,各种美味,甚至有一些野味,平时难得一见,结果吃了,吃多了,导致脾胃出问题,所以我觉得春节期间,尤其要严格控制饮食,我觉得把春节变成一个健身的,一个养生的春节会更好,您节食,您锻炼身体,您勤洗手,这些对减轻整个防疫系统的压力有好处,对您自己有好处。我觉得这种改变是值得的,大家应该做出这个调整。
那么前两天我讲过了,说这个时候怎么办?大家可以多洗手,出门戴口罩,勤洗澡,好好睡觉休息,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,千万不要乱吃药。网上现在出现了很多名医们开的方子,预防肺炎什么的,我个人觉得这都是纸上谈兵。连患者什么样你都没见过,您现在这个患者的特点,国家医院也没公布,您就把方子给出来了,而且没病的人吃这个方子,您气血运行挺好的,您吃什么方子呀!所以昨天我就讲这个事儿,不要乱吃药,有可能你是阳虚的人,您非吃带金银花的,带板蓝根的方子,结果您身体越来越凉,您说您是增加免疫力,还是降低免疫力呢?或者您是个体内阴虚有火的人,平时肝火也旺,这个时候又吃点黄芪各种东西去补,您说这不成了火上浇油吗?
所以我特别建议大家,没事儿不要乱吃什么方子,您食疗的东西,增强脾胃功能你吃点没问题,但是那些方子,我建议就算了。这个时候我们的方向应该是增加脾胃的功能,增强正气。其他的如果您有余力的话可以多做点香薰,多泡泡脚,艾灸一下,按摩一下这都是可以的。但是就这些我都提醒,您灸的时候,千万别整个脱光了膀子在那灸,灸完了好家伙,您这个屋里挺凉的,着凉了不合适了,按摩穿的很少,结果导致着凉不行。要在保暖的情况下去做。这些是我前面讲过的防御的措施。
那么如果我稍微有点问题了,该怎么办呢?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剂呢?中国古代有太多的防治瘟疫的方子,有非常多的思路。那么我们无论是感冒,就是外感,流感,还是瘟疫,我们根本的思路是什么呢?都要分清寒热,所以讲到这就比较难讲了,为什么呢?因为我给大家讲的,可能你们听的,在座各位都没有肺炎,那么大家想知道,我怎么预防,怎么预防是我前面两天讲的内容,如果有这些征兆,或者有的家属就是家里有肺炎患者,怎么去调养,就是分清寒热,这些外感病在人体表现出热症或者是寒症,这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。如果把这个搞反了,那么这个病是调养不好的,而且热症寒症会错杂在一起,或者会在不同的患病阶段,分前后的出现,所以有的人断定,这次是热邪是温病,我觉得未必,因为它会变化。所以我们大家要秉着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想,分清外邪的寒热,对症下药。这个非常重要。
对于寒症的人士,流清鼻涕,痰是白色的,或者是白色的沫,或者白色粘稠的东西,或者是清的,总之不是黄的,浑身怕冷,打寒战,咳嗽这样的人,往往精神萎靡不振,因为他阳气不足这样的人会不会发烧呢?在寒症阶段的人也是可能会发烧,但是这样的人表现为浑身发冷,手脚一摸冰凉,所以在寒症的时候,我们要用温热的药去处理,我的原则是什么呢?任何让身体暖起来的方式都行。那么刚刚有外邪的时候,我们赶快暖身子,艾灸、泡热水澡都行,喝点姜汤这都是可以的。那么记得这个时候一定要肚子里有东西,可以喝点热粥之类的,千万别空腹发汗,空腹发汗是发不出来的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用各种温热的方法,把身体暖起来。
中医方剂《伤寒论》,《伤寒论》整个是对应外感病的,有桂枝汤,有麻黄汤,有小青龙汤,有麻杏苡甘汤,有前面我讲过的麻黄附子细辛汤,我觉得这个事儿特别好玩,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“罗大伦频道”里面写了一个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么一个文章,阅读量特别低,待会儿我告诉大家,这是中医对抗寒邪特别重要的方子,是《伤寒论》里面一个力量特别强的方子,专门对应什么人呢?对应这种虚,正气不足,尤其是少阴,就是肾精亏虚的人,感受了外寒以后,导致的反应,那么怎么办呢?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,这个方子基本上一副见效,今年冬天我治了好几例这样的患者,这种情况在往年冬天是不多见的,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机会并不多,今年冬天就特别多。
所以我一直认为,您说这个瘟疫就一定是温邪吗?好多人都说是温邪,我觉得未必,我也没看到患者,但是我觉得未必。根据我今年冬天治外感的经验,我觉得感受寒邪的机会也很多。
所以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非常重要。那么药就三味。太简单了。哪三味呢?麻黄、附子和细辛,这三味药,一般我们开方的时候就是6克几克的,但是老百姓用的话,3克就够了,麻黄3克、细辛3克,附子9克就行了,制附子是炮制后的附子。要先熬一会儿,其实现在的制附子已经没有什么毒性了。那么一般的附子,熬一个小时,它的毒性就彻底破坏了。为了谨慎起见,大家可以先熬半个小时制附子,再跟其他药一起熬半个小时,基本差不多了。
那么这方子对于这种少阴不足,少阴亏虚,肾精亏虚,然后感受外寒导致的这种外感病,这种病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?就是精神萎靡不振,有点总想睡觉的感觉,具体的症状大家可以去看我那篇文章,这个方子对于提升正气,驱除外寒力量特别强。甚至强到什么程度呢?我就让患者把药按这个方子熬好,用这个药汁泡脚,那么一副药下去,基本就能把这个问题给大部分解决掉。所以今年冬天用几次这个方子,基本上都是一副药解决问题,剩下两副药是善后的,所以这个方子是我特别推崇的,张仲景的驱散外寒的方子。
那为什么我这么推崇呢?因为现代人肾气不足的特别多,就像过去古代人说的,说伤寒偏死下虚人,什么意思呢?说得了外感病,最后死的都是什么样人呢?你看一般人正常没事,几天好了。死的都是什么人?都是那种肾虚的人,这个话说的是有道理的,那么正气足的人,抗邪能力强,不至于一下子发病就不行了,那么什么样人感受外邪以后,容易发病严重呢?比如说老人,比如说平时纵欲过度,肾气不足的人,平时过度劳累等等都是这样的人。所以古人这样的说法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所以当我们发现,我们感染了这个外感,是寒症的时候,我们可以选取《伤寒论》的这些方子。这些方子的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。那么如果感受的是热邪,表现出来的阶段是热邪,什么热邪呢?高热,痰都是黄的,咽喉是肿痛的。然后浑身表现的都是热象,比如说舌质是红的,舌苔是黄的,寒的时候舌质是淡白的,舌苔是白的不会是这样。那么一咳痰这个痰全是黄的,这个时候,我们判断是热症的时候,我们中医有清热的方子。
我们中医有太多的方子,来清热解毒的了,我讲的普济消毒饮就是一个著名的方子,干嘛的?专门治热邪上攻于头面的。就是咽喉肿痛特别严重,热邪聚集头面的时候,它效果特别好。
那么我们清肺热,也有很多清肺热的方子,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?比如说千金苇茎汤,白虎汤,这是《伤寒论》里的方子,像白虎汤的方子核心是生石膏,所以当有热症的时候,我们如果能抓住生石膏这味药,好好利用生石膏这味药,一般的热邪都可以清掉的。
这个是过去太多医生总结出来的,对付瘟疫的方法,所以当年在北京流行乙脑的时候,那么我们的著名中医蒲辅周老先生用的也是白虎汤,里面是生石膏,这个量越大,清热的作用越强。我曾经讲过张锡纯特别善用生石膏。其实在古代,明清的时候治疗瘟疫的过程中,这个生石膏被应用的就特别多。我们很多古代名家,明清的医家,特别擅长使用生石膏,那么在这个情况下,我觉得大家对此有所了解是有益的,了解生石膏的使用方法。
还有著名的方子升降散,升降散在治疗瘟疫过程中,是特别多用的,这个方子当年,清朝的时候,也确实是为了治疗瘟疫出现的,那么这个方子的创立者,叫杨栗山,当时他写了一本书叫《伤寒温疫条辨》,当时这个瘟疫的瘟还是温热的温,跟这个瘟病的瘟还不一样。他在这个书里面一共列了十几个方子,有15方,都是治疗瘟疫的。那么严格的说,前面我们讲这些方子,除了普济消毒饮以外,都是治一般的外感病,比如说感冒等等,上呼吸道感染等等。
那么这个普济消毒饮应该说是治疗瘟疫的,当年李东垣创立这个方子的时候,流行的瘟疫就是大头温,是瘟疫。那么到了杨栗山的时候,大家对瘟疫的认识更广泛了,发现瘟疫这个病,按照一般的治疗伤寒的方法效果不好。而且他传病特别快,人患了病以后迅速的发病,而且它这个病发展的速度特别快,很快就能到危重程度,所以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方法,去专门治疗瘟疫,像升降散就是当时想出的方子。在杨栗山这个瘟病的方子里面,这个升降散的影子都有,他升降散是一个核心。升降散哪几味药呢?很简单几味药,就是白僵蚕,然后什么呢?蝉蜕,加上广姜黄,然后再加上大黄,这么四味药,这四味药可以升降气机,打开郁结,有驱邪解毒的作用。治疗瘟疫效果真的不错,就在平常我们治疗温热病的时候,如果在方子里边,我的体会,加上这四味药,疗效都立刻提升,因为它能打开气机。所以我在治疗一般感冒热症,热毒具结比较深的时候,我往往也往方子里面加了几味药,这是一个治疗瘟疫非常著名的方剂。
那么治疗瘟疫的方剂还有什么呢?比如说还有吴又可的一些方子,吴又可是明末时候的医家,他写了一本书叫《温疫论》,这个温也是温热的温,还不是病字旁那个瘟。
那么这个《温疫论》,就是后世温病学说的发轫之作。引导了后来尤其是舌诊的发展,他特别重视舌象。他讲的很细致的,他说天地之间有一股戾气,不是我们正常了受寒了,他说这个戾气一来了,侵袭人体发病特别快,人体感受就是温疫。那么他在书里面,专门论述这个戾气,进入身体以后,怎么传遍的,怎么发病的,表现出来什么症状来,潜伏在哪等等,用什么方子治疗。
那么其中特别强调舌诊,比如说他在里面说出一个舌苔叫积粉苔,那么这个舌苔后世被当做温疫典型的舌象,什么叫积粉苔呢?说这个舌头上的苔,像堆积了很多粉一样,就是舌苔很厚腻,堆积了很多粉一样,这叫积粉苔,那么这种情况是邪气凝聚,气机不畅导致的。所以大家看到,他把这个舌苔论述的很清楚。
那么这个时候用什么方子呢?他出了几个方子,比如说达原饮。达原饮也是治疗温疫一个重要的方子。这个方子里都有什么东西呢?比如说槟榔,比如说厚朴,比如说草果,这个草果仁,知母、芍药、黄芩,还有甘草等药。这个方子里面,值得重视的是什么呢?槟榔、草果也是芳香,用这个香味驱逐晦气。因为吴又可认为,他说这个戾气进入身体以后,会邪浮膜原,这个膜原是哪呢?吴又可说,他说这个不在里边,也不在经络,也不在脏腑,单独有一个地方叫膜原,半表半里之处,他描述的一个位置。那么邪气潜伏在膜原,他用达原饮来驱逐秽浊之气,这是一个著名的治疗瘟疫的方子,那么在吴又可《温疫论》里面,最后也用过很多《伤寒论》里的方子,比如说白虎汤他在后边也用过,承气汤等等。所以中国人在治疗瘟疫的过程中,积累过很丰富的经验,也有过很多教训,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。
所以我讲这些是让大家了解一下,我们中医会有哪些思路,大家对这些有个认识了解,知道防治措施及中医思路就行了。生病了,还要找医生去开方子。关于这次肺炎,这个情况给大家介绍到这。
在新的一年里面,我们将继续给大家讲解中医方面的知识。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大伦书院
2020年2月22日